0人評分過此書

粵劇的興起:二次大戰前省港與海外舞台

出版日期
2019/09/01
閱讀格式
PDF
書籍分類
學科分類
ISBN
9789888573875

本館館藏

借閱規則
當前可使用人數 1
借閱天數 14
線上看 0
借閱中 0
選擇分享方式

推薦本館採購書籍

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,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

讀者資料
圖書館 國立中興大學
* 姓名
* 身分
系所
* E-mail
※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
電話
※ 電話格式為 區碼+電話號碼(ex. 0229235151)/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
* 請輸入驗證碼
這是第一部從社會史、商業史及文化史角度探索粵劇的興起、發展與傳播的著作。作者運用了第一手中英文材料和大量的學術論著,當中包括近年才被發現的檔案,以二十世紀初為焦點,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為止,分三部分論述粵劇的發展過程。

粵劇原先以遊走方式,於珠江三角洲一帶的農村市集和鄉鎮巡演,後來在香港和廣州兩地大受歡迎。進入城市後,不單與商人資本的介入與戲院之出現息息相關,更對城市戲班的組織與運作、舞臺演藝之風尚、星級紅伶的塑造、粵劇行會的架構等等,帶來劃時代的變化。自晚清始,國家意識日漸強烈,戲曲界掀起一股維新改良之浪潮;而「志士班」和曾經興旺一時的粵劇全女班,都先後對富於傳統色彩的廣東地方戲曲帶來衝擊。

作者同時描繪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伶人戲班透過移民網絡,散佈在東南亞和美洲的粵人聚居地的情形。這些地方一方面是粵劇演出之重鎮,另一方面是組織地區性巡演活動之聯絡、籌辦、集資中心。書中對於溫哥華的個案,對唐人街商人的熱情襄助、華埠大小社團之踴躍參與、粵劇融入僑社文化和社區活動等都有詳盡的討論。
  • 出版地 香港
  • 語言 繁體中文

評分與評論

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
幫助
您好,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?
使用指南

客服專線:0800-000-747

服務時間:週一至週五 AM 09:00~PM 06:00

loading